干锅调味油检测项目范围
主要检测干锅调味油的感官指标,如色泽、气味、滋味等;检测其理化指标,包括酸价、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等;还需检测重金属含量,如铅、汞等;以及检测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如防腐剂、甜味剂等。
干锅调味油检测所需样品
需提供未开封的干锅调味油样品,样品量应不少于 200ml,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能准确反映该批次干锅调味油的质量情况。
干锅调味油检测操作方法
感官检测时,将样品置于干净的容器中,在自然光下观察其色泽,用鼻子嗅其气味,用舌头品尝其滋味,判断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理化指标检测需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操作,如酸价检测可采用滴定法,过氧化值检测可使用碘量法等。
重金属含量检测一般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原子荧光光谱法等。
添加剂检测则需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等专门的检测方法。
干锅调味油检测操作步骤
感官检测步骤:先将样品摇匀,然后倒入干净的玻璃杯中,观察色泽是否正常,有无杂质;接着用鼻子轻轻嗅闻气味,判断是否有异味;最后用舌头品尝滋味,感受其是否符合正常的调味油味道。
理化指标检测步骤:根据不同的指标,按照相应的标准操作流程进行取样、制备试液、添加试剂、进行反应、读取数据等操作。例如,酸价检测时,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加入有机溶剂溶解,然后用标准碱液进行滴定,根据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来计算酸价。
重金属含量检测步骤:先对样品进行消解处理,将重金属从样品中释放出来,然后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或原子荧光光谱仪等仪器进行检测,记录检测数据。
添加剂检测步骤:将样品进行适当的提取和净化处理,去除样品中的杂质和干扰物质,然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通过与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进行比较来确定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
干锅调味油检测所需仪器
玻璃仪器(如烧杯、量筒、滴定管等)、分析天平、烘箱、恒温水浴锅、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干锅调味油检测标准依据
GB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该标准规定了植物油的卫生要求和检验方法,适用于各种植物油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使用量和残留量等要求,为干锅调味油中添加剂的检测提供了依据。
检测结果评估
通过对干锅调味油的各项检测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果各项指标都在标准范围内,则认为该干锅调味油质量合格;如果有指标超出标准范围,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或处理。同时,还需要对检测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以备后续查询和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