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耐海水色牢度检测项目范围
本检测主要针对纺织品在海水环境下的颜色保持能力进行评估。包括各种纤维材质的纺织品,如棉、麻、丝、毛、化纤等。涵盖了不同颜色、不同组织结构、不同后整理工艺的纺织品。通过检测,能确定纺织品在接触海水后颜色变化的程度,以及褪色、沾色等现象的发生情况。
不仅能检测纺织品整体的耐海水色牢度,还能分别评估其对海水的直接染色性、海水引起的褪色程度以及在海水作用下对其他物品的沾色情况等。对于纺织品的质量控制和使用场景的适应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为纺织品的生产企业提供质量把控依据,帮助其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耐海水色牢度性能;也能为纺织品的消费者提供参考,让他们了解所购买的纺织品在海水环境中的使用性能。
纺织品耐海水色牢度检测所需样品
对于日常穿着的衣物类纺织品,如衬衫、裤子、裙子等,需准备至少3件不同部位的样品,以确保检测结果的代表性。
对于家居用纺织品,如窗帘、桌布等,可选取面积约为30cm×30cm的样品2块。
对于工业用纺织品,如帆布、篷布等,应准备长度约为50cm的样品1条。
同时,样品应尽量保持原样,避免在采集和准备过程中受到额外的染色或污染,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纺织品耐海水色牢度检测所需仪器
恒温恒湿箱、海水模拟浴槽、评级箱、天平、剪刀、镊子等。
纺织品耐海水色牢度检测操作方法
首先,将准备好的纺织品样品裁剪成规定的尺寸和形状,放入恒温恒湿箱中进行预处理,以确保样品的初始状态一致。
然后,把样品放入海水模拟浴槽中,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温度进行浸泡。在浸泡过程中,要保持海水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浸泡结束后,将样品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表面的盐分和杂质。
最后,将冲洗后的样品放入评级箱中,与标准色卡进行对比,评定其耐海水色牢度等级。
纺织品耐海水色牢度检测操作步骤
第一步,仔细检查样品的完整性和标识,记录样品的相关信息,如材质、颜色、规格等。
第二步,按照标准要求裁剪样品,确保裁剪的尺寸和形状准确无误。
第三步,将裁剪好的样品放入恒温恒湿箱,设置好温度和湿度参数,进行预处理,一般预处理时间为24小时。
第四步,将预处理后的样品放入海水模拟浴槽,根据不同的测试要求设定浸泡时间和温度,如浸泡24小时、30摄氏度等。
第五步,浸泡结束后,用清水缓慢冲洗样品,避免样品受到过度的机械损伤。冲洗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第六步,将冲洗后的样品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避免阳光直射。晾干时间一般为2-3小时。
第七步,将晾干后的样品放入评级箱,与标准色卡进行对比,按照标准规定的评级方法评定耐海水色牢度等级。
纺织品耐海水色牢度检测标准依据
GB/T5713-20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海水色牢度》。
纺织品耐海水色牢度检测服务周期
一般情况下,从样品接收至出具检测报告的服务周期约为7-10个工作日。具体周期可能会因样品数量、检测复杂程度等因素而有所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