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湿型面膜检测项目范围
主要检测面膜的保湿性能,包括水分含量、保湿因子含量、保湿时长等方面。同时也会检测面膜的酸碱度、微生物指标等,以确保面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还会对面膜的材质进行检测,如面膜纸的透气性、柔软度等,以及面膜的包装密封性等方面。这些项目的检测对于评估保湿型面膜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还会检测面膜中是否含有违禁成分,如激素、重金属等,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保湿型面膜检测所需样品
用于日常护肤的保湿型面膜,需提供未开封的完整面膜样品,包括面膜纸、精华液等部分。
对于不同品牌、不同系列的保湿型面膜,每种样品应至少提供3片,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如果是针对特定肤质(如干性、油性、敏感性等)的保湿型面膜,需分别提供相应肤质的样品。
同时,样品应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保存,避免受到光照、高温等因素的影响,以确保样品的质量稳定。
保湿型面膜检测所需仪器
水分测定仪、pH计、微生物检测仪、透气性测试仪、重金属检测仪等。保湿型面膜检测操作方法
水分含量的检测方法:使用水分测定仪,将面膜样品剪成适当大小,放入仪器中进行加热干燥,通过测量样品在加热前后的质量变化来计算水分含量。
保湿因子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特定的化学分析方法,提取面膜中的保湿因子,然后通过仪器检测其含量。
保湿时长的检测方法:将面膜贴在志愿者的皮肤上,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测量皮肤的水分含量变化,以确定面膜的保湿时长。
酸碱度的检测方法:使用pH计,将面膜精华液滴在pH计的电极上,读取pH值,以评估面膜的酸碱度是否符合标准。
保湿型面膜检测操作步骤
首先,对水分测定仪进行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
然后,将面膜样品剪成小块,放入水分测定仪的样品盘中,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加热干燥。
在进行保湿因子含量检测时,先提取面膜中的保湿因子,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处理后,将提取液放入相应的检测仪器中进行分析。
对于保湿时长的检测,选择合适的志愿者,将面膜贴在其皮肤上,在规定的时间点使用水分测定仪测量皮肤的水分含量,并记录数据。
酸碱度的检测则是直接将面膜精华液滴在pH计的电极上,读取pH值,并与标准范围进行比较。
保湿型面膜检测标准依据
GB/T28119-2011《面膜》:规定了面膜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QB/T2872-2007《化妆品保湿功效评价导则》:提供了保湿功效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YY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虽然是医用口罩标准,但也对产品的微生物指标等有相关规定,可作为参考。
保湿型面膜检测服务周期
一般情况下,常规的保湿型面膜检测服务周期为7-10个工作日,具体周期可能会因检测项目的复杂程度和样品数量等因素而有所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