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勾丝性能检测项目范围
纺织品勾丝性能检测主要涵盖各类纺织品,包括但不限于针织品、机织品等。通过检测,评估纺织品在受到外力摩擦或勾拉时是否容易出现勾丝现象,以及勾丝的严重程度等。这对于纺织品的质量控制、消费者使用安全以及纺织行业的生产工艺改进都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而言,要检测不同纤维材质的纺织品勾丝性能差异,如棉、麻、丝、毛等纤维的纺织品在相同条件下的勾丝表现。同时,还要考虑纺织品的组织结构,如平纹、斜纹、缎纹等对勾丝性能的影响。此外,检测不同颜色、不同厚度的纺织品的勾丝特性,以全面了解纺织品的勾丝性能。
另外,对于经过特殊处理的纺织品,如防水、防污、抗皱等处理后的纺织品,也需要进行勾丝性能检测,以确保这些处理工艺不会对纺织品的勾丝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纺织品勾丝性能检测所需样品
用于纺织品勾丝性能检测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该批次或该类型纺织品的整体质量情况。
如果是批量生产的纺织品,可从整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作为检测样品,确保样本数量足够多,以避免检测结果的偏差。例如,对于一批1000件的针织品,可以抽取10-20件作为检测样品。
对于不同款式、不同规格的纺织品,应分别抽取样品进行检测。比如,对于一款T恤衫,要分别抽取不同颜色、不同尺码的T恤作为样品;对于一款床单,要分别抽取不同材质、不同编织方式的床单作为样品。
同时,样品应保持完好无损,无明显的瑕疵或破损,以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果样品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出现了损坏,应及时更换新的样品进行检测。
纺织品勾丝性能检测所需仪器
勾丝测试仪、显微镜、钢尺、镊子。
纺织品勾丝性能检测操作方法
首先,将待测纺织品样品平整地固定在勾丝测试仪的工作台上,确保样品固定牢固,不会在检测过程中移动。
然后,启动勾丝测试仪,使测试针以一定的速度和力度在样品表面进行勾拉动作。测试过程中要保持测试针的运动轨迹稳定,避免出现晃动或偏移。
接着,用显微镜仔细观察样品表面被勾拉后的情况,记录下出现勾丝的部位、数量、长度等详细信息。
最后,根据观察到的结果,按照相关标准判断该纺织品的勾丝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样品表面出现较多的勾丝或勾丝长度较长,说明该纺织品的勾丝性能较差;反之,则说明勾丝性能较好。
纺织品勾丝性能检测操作步骤
第一步,准备好所需的仪器和样品,并将仪器调试至正常工作状态。
第二步,仔细检查样品的表面状况,确保样品无明显瑕疵或破损,如有则更换样品。
第三步,将样品固定在勾丝测试仪的工作台上,调整好固定位置和张力,确保样品固定牢固。
第四步,启动勾丝测试仪,按照规定的测试参数进行勾拉操作,记录测试过程中的相关数据。
第五步,测试完成后,关闭勾丝测试仪,取下样品,用显微镜对样品表面进行仔细观察和分析。
第六步,根据观察和分析结果,判断样品的勾丝性能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做好检测记录。
纺织品勾丝性能检测标准依据
GB/T4802.1-2008《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圆轨迹法》,该标准规定了纺织品圆轨迹法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方法,其中也包含了对勾丝性能的相关检测要求。
GB/T13772-2017《纺织品织物钩丝试验方法》,此标准详细说明了纺织品织物钩丝的试验条件、操作方法和评定标准等,为纺织品勾丝性能检测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纺织品勾丝性能检测服务周期
一般情况下,纺织品勾丝性能检测的服务周期为5-7个工作日。具体周期可能会因样品数量、检测项目的复杂程度以及实验室的工作负荷等因素而有所波动。如果需要加急检测,可与检测机构协商确定具体的服务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