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虾仁添加剂检测项目范围
主要包括防腐剂、着色剂、漂白剂、甜味剂等各类常见添加剂的检测。需检测其在虾仁中的含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规定,以确保食品安全。
同时要检测添加剂的种类是否符合规定,防止非法添加其他未经许可的添加剂。
成品虾仁添加剂检测所需样品
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成品虾仁样品,一般为 200-500 克左右。确保样品来自不同批次、不同生产厂家,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样品应密封包装,避免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到污染或变质。同时要记录样品的来源、批次等信息,以便后续追溯。
成品虾仁添加剂检测操作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检测。通过将样品溶解、过滤等预处理后,注入 HPLC 仪器进行分离和检测。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检测某些特定添加剂的吸收光谱,从而确定其种类和含量。
还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性添加剂进行分析和鉴定。
成品虾仁添加剂检测操作步骤
首先,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包括清洗、切碎等操作,以保证样品的均匀性和可检测性。
然后,根据不同的添加剂检测方法,配制相应的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
将样品溶液注入检测仪器中,进行分离、检测和分析。记录检测数据和图谱。
最后,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判断样品中添加剂的含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成品虾仁添加剂检测所需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天平、离心机、超声波清洗器等。
成品虾仁添加剂检测标准依据
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各类食品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种类、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
GB/T 5009.35-2016《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此标准详细说明了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检测方法和要求。
成品虾仁添加剂检测结果评估
根据检测结果,将样品中添加剂的含量与相关标准规定的限量进行比较。如果含量在限量范围内,则认为样品合格;如果含量超过限量,则认为样品不合格。
同时,要结合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对检测结果进行可靠性评估。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