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路调味油检测项目范围
主要检测调味油的感官指标,如色泽、气味、滋味等;理化指标,包括酸价、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等;以及卫生指标,如重金属(铅、砷等)、黄曲霉毒素 B1 等。
还会检测调味油中的营养成分,如脂肪酸组成、维生素 E 含量等。同时,对调味油的微生物指标,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等进行检测。
厨路调味油检测所需样品
需提供具有代表性的厨路调味油样品,样品应密封良好,避免受到外界污染。样品数量应满足检测需求,一般为 200-500ml 左右。
确保样品标签清晰,注明样品名称、生产日期、批次等信息,以便准确识别和追溯。
如果是不同批次的调味油,应分别取样进行检测,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厨路调味油检测操作方法
对于感官指标的检测,通过观察调味油的色泽是否正常,闻其气味是否有异味,品尝其滋味是否符合该调味油的特点来进行判断。
理化指标的检测,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方法,如酸价的测定采用滴定法,过氧化值的测定采用碘量法等,进行准确的实验操作。
卫生指标的检测,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重金属含量,采用荧光光度法检测黄曲霉毒素 B1 等。
营养成分的检测,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脂肪酸组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 E 含量等。
厨路调味油检测操作步骤
首先,对样品进行编号和登记,记录样品的相关信息。
然后,按照不同的检测项目,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并进行校准和调试。
接着,按照各个检测项目的标准操作流程,依次进行实验操作,如取样、滴定、萃取等。
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时间、pH 值等,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判断。
厨路调味油检测所需仪器
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滴定管、移液管、天平、培养箱等。
厨路调味油检测标准依据
GB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
GB5009.22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
GB5009.22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厨路调味油检测结果评估
根据检测结果,与相应的标准指标进行对比,判断调味油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如果各项指标均在标准范围内,则判定该调味油合格;如果有指标超出标准范围,则判定该调味油不合格,并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要对检测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可靠性评估,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不合格的调味油,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生产企业,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