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酒及配制酒检测项目范围
包括酒精度、总糖、还原糖、总酸、挥发酸、甲醇、杂醇油、铅、镉、锰、二氧化硫残留量等项目的检测。
主要用于评估发酵酒及配制酒的质量、安全性和合规性。
通过对这些项目的检测,可以了解酒的成分、品质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
发酵酒及配制酒检测所需样品
应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确保样品能真实反映整批酒的质量情况。
可以从酒桶、酒瓶等不同容器中采集样品,每个样品量应足够进行各项检测。
对于不同类型的发酵酒及配制酒,如白酒、黄酒、葡萄酒等,应分别采集样品进行检测。
同时,要注意样品的保存条件,避免样品受到污染或变质。
发酵酒及配制酒检测操作方法
酒精度的检测通常采用密度瓶法或酒精计法,通过测量样品的密度或酒精含量来确定酒精度。
总糖和还原糖的检测一般采用斐林试剂滴定法,根据滴定过程中消耗的试剂体积来计算糖的含量。
总酸的检测可使用酸碱滴定法,通过滴定样品中的酸与标准碱溶液反应来确定总酸含量。
挥发酸的检测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将样品中的挥发酸蒸馏出来,然后用标准碱溶液滴定。
甲醇的检测多采用气相色谱法,通过分离和测定样品中的甲醇含量来判断是否超标。
杂醇油的检测也常采用气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样品中的杂醇油成分。
铅、镉、锰等重金属的检测通常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可使用碘量法或蒸馏法,根据反应过程中消耗的碘或产生的二氧化硫量来计算残留量。
发酵酒及配制酒检测操作步骤
酒精度检测步骤:先将密度瓶或酒精计清洗干净并干燥,然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放入密度瓶中,或用酒精计直接测量样品的酒精含量,根据相应的公式计算酒精度。
总糖和还原糖检测步骤:配制斐林试剂,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加入斐林试剂进行加热滴定,记录滴定终点消耗的试剂体积,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糖的含量。
总酸检测步骤:配制标准碱溶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用标准碱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滴定终点消耗的碱溶液体积,根据公式计算总酸含量。
挥发酸检测步骤:将样品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用标准碱溶液滴定蒸馏液中的挥发酸,计算挥发酸含量。
甲醇检测步骤:将样品进行前处理,如萃取、净化等,然后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测定,根据色谱图确定甲醇的含量。
杂醇油检测步骤:同样进行样品前处理,将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通过分离和测定杂醇油的峰面积来计算其含量。
重金属检测步骤:将样品进行消解处理,使重金属转化为可测定的形态,然后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测定。
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步骤:采用碘量法时,将样品与碘标准溶液反应,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碘,根据消耗的硫代硫酸钠体积计算二氧化硫残留量;采用蒸馏法时,将样品进行蒸馏,收集蒸馏液,用碘标准溶液滴定蒸馏液中的二氧化硫,计算残留量。
发酵酒及配制酒检测所需仪器
密度瓶、酒精计、滴定管、三角瓶、电炉、水浴锅、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碘量瓶、移液管等。发酵酒及配制酒检测标准依据
GB2758-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酒及其配制酒
GB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5009.26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
检测结果评估
通过对发酵酒及配制酒各项检测项目的结果进行评估,可以判断酒的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如果检测结果在标准范围内,则说明酒的质量合格;如果某项结果超标,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
同时,还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对酒的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改进,提高酒的质量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