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酱油检测项目范围
主要包括感官指标检测,如色泽、气味、滋味等;理化指标检测,如总酸、氨基酸态氮、还原糖等;微生物指标检测,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等。
还包括有害物质检测,如铅、砷、汞等重金属含量,以及黄曲霉毒素等真菌毒素含量。
发酵酱油检测所需样品
应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发酵酱油样品,通常需从不同批次、不同时间点的发酵罐中取样。样品量应满足检测需求,一般为 200-500ml 。
取样时应注意避免样品受到污染,使用无菌采样器具,并在采样后尽快进行检测。
对于大规模生产的发酵酱油,可在生产线的不同位置取样,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发酵酱油检测操作方法
感官指标检测:将样品置于干净的容器中,观察其色泽、透明度,闻其气味,品尝其滋味,根据相关标准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理化指标检测: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方法,使用仪器设备对样品进行检测,如滴定法检测总酸,茚三酮比色法检测氨基酸态氮等。
微生物指标检测:采用平板计数法检测菌落总数,多管发酵法检测大肠菌群等,需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
有害物质检测: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检测重金属含量,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检测真菌毒素含量。
发酵酱油检测操作步骤
感官指标检测步骤:
1、打开样品容器,观察样品的色泽,与标准色泽进行对比。
2、轻轻晃动样品,观察其透明度。
3、用鼻子闻样品的气味,辨别是否有异味。
4、用干净的吸管吸取少量样品,品尝其滋味,判断是否符合标准。
理化指标检测步骤:
1、根据检测项目准备相应的试剂和仪器设备。
2、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加入适量的试剂进行反应。
3、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测量和数据记录。
4、按照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得出检测结果。
微生物指标检测步骤:
1、准备无菌培养皿、培养基等器具。
2、将样品进行适当稀释。
3、用涂布棒或移液器将稀释后的样品涂布在培养基上。
4、将培养皿置于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培养。
5、观察培养后的菌落情况,进行计数和判断。
有害物质检测步骤:
1、准备原子吸收光谱仪等仪器设备。
2、对仪器进行校准和调试。
3、将样品进行处理,使其适合仪器检测。
4、进行仪器检测,获取数据。
5、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有害物质含量是否符合标准。
发酵酱油检测所需仪器
光学显微镜、电子天平、酸度计、滴定管、比色皿、培养箱、无菌采样器具、原子吸收光谱仪等。
发酵酱油检测标准依据
GB2717-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酱油》
GB5009.23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GB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检测结果评估
通过对发酵酱油的各项检测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如果检测结果在标准范围内,则认为该发酵酱油合格;如果检测结果超出标准范围,则需要进一步调查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同时,应注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