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肉制品检测项目范围
主要包括微生物指标检测,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乳酸菌等;理化指标检测,如水分、盐分、脂肪、蛋白质等;添加剂检测,如防腐剂、着色剂等;以及有害物质检测,如重金属、兽药残留等。
发酵肉制品检测所需样品
通常需采集适量的发酵肉制品样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可选取不同批次、不同部位的发酵肉制品,如火腿的不同切面、香肠的不同节段等。同时,要注意样品的保存条件,避免样品受到污染或变质。
发酵肉制品检测操作方法
微生物指标检测方法主要有平板计数法、MPN 法等,用于测定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理化指标检测方法则根据不同指标采用相应的化学分析方法,如水分测定可采用烘干法,盐分测定可采用电位滴定法等。添加剂检测一般采用色谱法、光谱法等仪器分析方法。有害物质检测通常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
发酵肉制品检测操作步骤
微生物检测步骤:首先将样品进行适当稀释,然后取稀释液涂布于平板培养基上,进行恒温培养,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并计数。理化指标检测步骤:根据不同指标的检测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如粉碎、提取等,然后进行相应的测定操作。添加剂和有害物质检测步骤:样品经过预处理后,采用相应的仪器进行分析检测,包括样品进样、仪器运行、数据采集与处理等。
发酵肉制品检测所需仪器
恒温培养箱、平板计数器、干燥箱、电位滴定仪、色谱仪、质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
发酵肉制品检测标准依据
GB272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熟肉制品》,该标准规定了熟肉制品的卫生指标和检验方法,适用于各类熟肉制品的生产、销售和检验。
GB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明确了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和要求,为发酵肉制品的微生物检测提供了依据。
检测结果评估
通过对发酵肉制品的各项检测指标进行分析评估,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如果各项指标均在标准范围内,则可认为该发酵肉制品质量合格;若有指标超出标准范围,则需进一步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或处理。同时,要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和工艺特点,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以确保发酵肉制品的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