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糕用料检测项目范围
主要检测茯苓糕中茯苓的含量、原材料的质量(如大米、糖等的品质)、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如防腐剂、甜味剂等)以及微生物指标(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
茯苓糕用料检测所需样品
需提供适量的茯苓糕成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该批次茯苓糕的用料情况。同时,可能需要一些原材料(如茯苓、大米、糖等)的样本,以便对单个原料进行检测。
茯苓糕用料检测操作方法
对于茯苓含量的检测,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分离和检测样品中的茯苓成分来确定其含量。
原材料质量的检测,可根据不同原材料的特性,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如大米的质量检测可通过检测其水分、杂质等指标来进行。
添加剂的检测,可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对样品中的添加剂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微生物指标的检测,需按照微生物学实验的标准操作方法,进行样品的接种、培养、计数等操作。
茯苓糕用料检测操作步骤
首先,将茯苓糕样品粉碎,过合适的筛子,以便后续的检测操作。
然后,按照不同检测项目的要求,准确称取样品和试剂,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反应。
在检测过程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时间等,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对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得出最终的检测结果。
茯苓糕用料检测所需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水分测定仪、微生物培养箱、天平、粉碎机等。
茯苓糕用料检测标准依据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1-2017),用于检测茯苓糕中可能存在的真菌毒素。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规范添加剂的使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4789-2016),指导微生物指标的检测。
茯苓糕用料检测结果评估
根据检测结果,评估茯苓糕用料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如果茯苓含量在标准范围内,原材料质量良好,添加剂使用符合要求,微生物指标合格,则该茯苓糕用料合格。反之,则不合格。需要对不合格的项目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