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葡萄酒检测项目范围
主要包括酒精度、总糖、还原糖、挥发酸、干浸出物、总酸、pH 值、二氧化硫残留量、甲醇、甲醛、重金属含量(如铅、镉、汞等)、微生物指标(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等方面的检测。
还需检测冰葡萄酒的感官特性,如色泽、香气、口感等,以全面评估其质量。
同时要对其标签标识进行检查,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冰葡萄酒检测所需样品
应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冰葡萄酒样品,通常为 500ml 或 1000ml 瓶装样品。
确保样品在采集、运输和保存过程中不受污染,温度应保持在较低水平,以防止酒液变质。
对于批量检测,可从不同批次的产品中分别抽取样品,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冰葡萄酒检测操作方法
酒精度的检测可采用密度瓶法或酒精计法,通过测量酒液的密度或酒精浓度来确定酒精度。
总糖和还原糖的检测通常使用斐林试剂滴定法,根据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来计算糖含量。
挥发酸的测定可采用蒸馏法,将酒液中的挥发酸蒸馏出来,然后用标准碱溶液滴定。
干浸出物的检测一般通过测定酒液经蒸发干燥后残留物质的质量来确定。
总酸的测定可使用酸碱滴定法,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标准碱溶液滴定酒液中的酸。
pH 值的测定使用 pH 计,将电极插入酒液中直接读取 pH 值。
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可采用蒸馏-碘量法或盐酸副玫瑰苯胺法等。
甲醇和甲醛的检测可采用气相色谱法或液相色谱法等仪器分析方法。
重金属含量的检测通常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原子荧光光谱法等。
微生物指标的检测需按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标准进行,包括培养、计数等步骤。
感官特性的检测由专业的品评人员进行,通过观察、闻香、品尝等方式对酒的色泽、香气、口感等进行评价。
冰葡萄酒检测操作步骤
酒精度检测步骤:
- 准备密度瓶或酒精计等仪器设备。
- 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测量酒液的密度或酒精浓度。
-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酒精度。
总糖和还原糖检测步骤:
- 配制斐林试剂。
- 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酒液,加入斐林试剂中。
- 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滴定,直至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 根据滴定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计算糖含量。
挥发酸检测步骤:
- 将酒液进行蒸馏,收集挥发酸馏出液。
- 用标准碱溶液滴定馏出液。
- 根据滴定结果计算挥发酸含量。
干浸出物检测步骤:
- 将一定体积的酒液在恒重的蒸发皿中蒸发至干。
- 将蒸发皿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 计算干浸出物的质量。
总酸检测步骤:
- 配制标准碱溶液。
- 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酒液,加入酚酞指示剂。
- 用标准碱溶液滴定酒液,直至溶液颜色变化。
- 根据滴定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计算总酸含量。
pH 值检测步骤:
- 将 pH 计校准至标准 pH 缓冲液。
- 将电极插入酒液中,读取 pH 值。
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步骤:
- 采用蒸馏法或其他合适的方法提取酒液中的二氧化硫。
- 用碘量法或其他相关方法进行测定。
- 根据测定结果计算二氧化硫残留量。
甲醇和甲醛检测步骤:
- 将酒液进行适当的处理,如萃取等。
- 采用气相色谱法或液相色谱法等仪器进行分析检测。
- 根据色谱图和相关标准计算甲醇和甲醛的含量。
重金属含量检测步骤:
- 将酒液进行适当的消解处理,使重金属转化为可检测的形态。
-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原子荧光光谱法等仪器进行测定。
- 根据仪器测量结果确定重金属含量。
微生物指标检测步骤:
- 按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标准制备样品稀释液。
- 将稀释液接种到相应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 培养后进行菌落计数和大肠菌群等指标的检测。
感官特性检测步骤:
- 由专业品评人员对酒的色泽进行观察和描述。
- 闻香,描述酒的香气特征。
- 品尝酒液,评价口感、风味等。
冰葡萄酒检测所需仪器
密度瓶、酒精计、斐林试剂、标准碱溶液、pH 计、蒸馏装置、碘量瓶、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培养箱、菌落计数器等。冰葡萄酒检测标准依据
GB15037-2006《葡萄酒》,该标准对葡萄酒的各项指标及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冰葡萄酒。
GB2758-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酒及其配制酒》,为冰葡萄酒的生产和检测提供了基本的食品安全标准。
冰葡萄酒检测结果评估
通过对冰葡萄酒各项检测项目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其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如果各项指标均在标准范围内,且感官特性良好,则表明该冰葡萄酒质量合格。反之,如果存在指标超标或感官特性不佳的情况,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或处理。同时,要结合标签标识的检查结果,确保产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评估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方法和步骤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检测结果异常的样品,应进行重复检测或采用其他方法进行验证,以避免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