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刺痒感检测项目范围
主要涵盖对各种纺织品面料在接触皮肤时所产生刺痒感的检测与评估。包括不同纤维种类制成的纺织品,如天然纤维(棉、麻、丝等)和化学纤维(聚酯、锦纶等);不同织物结构的纺织品,如平纹、斜纹、缎纹等;以及不同处理工艺后的纺织品,如染色、印花、后整理等。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检测,以确定纺织品的刺痒感程度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还涉及对刺痒感产生的机理进行研究,如纤维表面的粗糙度、毛羽情况、纤维直径等因素与刺痒感的关系。同时,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不同肤质的人群对刺痒感的敏感度差异,以便更全面地评估纺织品的刺痒感性能。
此外,需对刺痒感的持续时间、消退速度等方面进行检测,以了解纺织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刺痒感的变化情况,为纺织品的质量控制和消费者选择提供依据。
纺织品刺痒感检测所需样品
对于日常穿着的服装类纺织品,如衬衫、外套、内衣等,可作为检测样品。这些样品应具有代表性,涵盖不同品牌、不同款式、不同价格段的产品,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普遍性。
家居纺织品,如窗帘、床上用品等也是重要的检测样品。由于家居环境中人们与纺织品的接触时间较长,对刺痒感的感受更为敏感,所以这类样品的检测结果对于消费者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用纺织品,如防护服装、过滤材料等也需要进行刺痒感检测。这些纺织品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使用,其刺痒感性能可能会影响工作人员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因此也应纳入检测范围。
此外,还可以收集一些市场上较为流行的新型纺织品作为样品,以跟踪和研究刺痒感检测技术在新型材料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纺织品刺痒感检测所需仪器
"皮肤模拟器、刺痒感测试仪、显微镜、纤维细度分析仪。"
纺织品刺痒感检测操作方法
首先,将准备好的纺织品样品平整地放置在皮肤模拟器上,确保样品与模拟器的接触面积均匀。
然后,启动刺痒感测试仪,让测试仪的探针以一定的压力和频率在样品表面进行扫描,模拟人体皮肤与纺织品的接触过程。
同时,通过显微镜观察纺织品纤维的表面形态,包括粗糙度、毛羽情况等,这些因素对刺痒感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最后,利用纤维细度分析仪测量纤维的直径等参数,进一步分析纤维特性与刺痒感之间的关系。
纺织品刺痒感检测操作步骤
第一步,对纺织品样品进行编号和标记,以便后续的数据记录和分析。
第二步,将皮肤模拟器调整到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环境,模拟人体皮肤的实际状态。
第三步,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将纺织品样品固定在皮肤模拟器上,并启动刺痒感测试仪开始检测。
第四步,在检测过程中,记录测试仪显示的刺痒感数据以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纤维特征等信息。
第五步,检测完成后,对样品进行清理和整理,为下一次检测做好准备。
纺织品刺痒感检测标准依据
GB/T18885-2009《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中对纺织品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方面有相关规定,可作为刺痒感检测的参考标准之一。
FZ/T01053-2007《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通过对纤维成分的检测,有助于分析不同纤维对刺痒感的影响。
GB/T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良好的耐摩擦色牢度可以减少因摩擦而产生的刺痒感。
GB/T29862-2013《纺织品纤维直径和长度的测定投影法》,为分析纤维特性与刺痒感的关系提供了方法依据。
纺织品刺痒感检测服务周期
一般情况下,纺织品刺痒感检测的服务周期为7-10个工作日。具体周期可能会因样品数量、检测项目的复杂程度等因素而有所波动。在收到样品后,我们会尽快安排检测工作,并及时向客户反馈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