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料与调味品检测项目范围
主要包括对调料与调味品的感官指标检测,如色泽、气味、滋味等;营养成分检测,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有害物质检测,如重金属、农药残留、微生物等;以及添加剂检测,如防腐剂、着色剂、调味剂等。
调料与调味品检测所需样品
常见的样品有酱油、醋、料酒、蚝油、鸡精、味精、辣椒酱、花椒粉、五香粉等各类调料与调味品。
调料与调味品检测操作方法
对于感官指标检测,通过观察样品的色泽是否正常,闻其气味是否纯正,品尝其滋味是否符合要求来进行判断。
营养成分检测通常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如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索氏提取法测定脂肪等。
有害物质检测则需借助先进的检测仪器,如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重金属,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农药残留等。
添加剂检测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等设备进行分离和检测。
调料与调味品检测操作步骤
首先,对样品进行编号和登记,确保样品的唯一性。
然后,按照不同的检测项目,准备相应的试剂和仪器,并进行校准和调试。
接下来,根据各检测项目的操作方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提取、分离等。
最后,使用检测仪器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数据和结果。
调料与调味品检测所需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凯氏定氮仪、索氏提取器等。
调料与调味品检测标准依据
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17-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酱油》
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检测结果评估
根据检测数据和标准要求,对调料与调味品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如果检测结果符合标准要求,则判定该样品合格;如果检测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则判定该样品不合格,并需进一步分析原因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要对检测过程中的误差和不确定度进行评估,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